苏俄海军的执念:打航母!从P500到锆石“航母杀手”的进化史

在海军装备发展史上,苏联海军的反舰导弹家族在各国的武器装备中独树一帜。因为全球只有苏联海军连续研制并装备超重型反舰导弹,而装备独特的超重型反舰导弹的目的,就在于当时美苏之间海上力量的对比极为不平衡,苏联海军只能依靠大量的反舰导弹去平衡美军在海军航空兵方面的优势。在冷战时期,苏联海军研制并装备了众多性能极为强悍的先进重型反舰导弹,而这些导弹中,有相当一部分即使放在今天,也丝毫不显得过时。

(和美国海军不同,苏联海军冷战时期主要依靠各种超大型反舰导弹来维持和美国海军的战略平衡)

二战主要有两个战场,一个是欧洲战场,一个是亚太战场,欧洲战场反法西斯的主力是苏联红军,亚太战场则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东亚大陆战场,一部分是太平洋战场。这其中中国拖住了超过200万的日本陆军,而美军在太平洋上主要集中对付日本海军。因此二战结束后,苏联和中国都拥有了庞大的陆军,而美国则拥有了庞大的海军。

(庞大的航母战斗群是苏联海军整个冷战期间挥之不去的阴影,因此反航母作战就是苏联海军的首要任务)

在冷战爆发时,美国海军对于苏联处于一种碾压级别的优势,当时美国海军拥有超过100艘航空母舰(舰队航母+护航航母),数千架各型舰载飞机,足以对世界任何滨海国家发动大规模进攻战。苏联的西部经济最发达地区则由于二战的战火饱受摧残,位于波罗的海和黑海的造船厂几乎被破坏殆尽,而苏联海军的大中型舰艇也大多毁于战火,在1950年代初时,苏联海军主要只能依靠驱逐舰、潜艇和岸基航空兵进行作战。这样的海军实力不要说前出大洋,就是防守家门口都显得捉襟见肘。

在面对美国海军以航母和舰载机为核心的远洋打击舰队时,苏联海军只能另辟蹊径,利用从德国缴获的各种技术开发新式武器,依靠不对称方式赢得对美国海军的战略平衡。这种新式武器,就是反舰导弹。在当时,苏联海军无论是军舰吨位、数量都无法和美国海军抗衡,特别是由于苏联长期没有装备过航空母舰,所以其舰队一旦脱离了岸基航空兵的防护圈,就会沦为美国海军舰载机的活靶子。而反舰导弹射程远,反应快,并且能够自主导引攻击目标,具备极高的命中精度,确实是突破美军航母战斗群舰载机防御的一个法宝。

要说苏联的反舰导弹,还是需要追溯到二战时期著名的元首黑科技。苏联首批研制的两款反舰导弹:SS-N-1和SS-N-2(这里统一使用北约称呼,下同)都参考了缴获的德国V-1导弹的技术和设计思路。不过两者都把V-1的发动机从弹体上部移植到弹体中,同时为导弹增加了2具固体火箭助推器。不过SS-N-2导弹实际上应该看作是SS-N-1导弹的优化改进版本。

(为了获取可靠的反舰作战能力,早期苏联甚至把米格-15战斗机拿来改装成反舰导弹)

作为苏联反舰导弹的开山之作,SS-N-1反舰导弹被西方称为扫帚,该导弹发射重量高达3.1吨,弹长7.6米,弹体直径0.9米,弹头重量730千克,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家伙。而且其飞行高度在300~3000米之间,飞行速度0.9马赫,有效射程80千米。虽然用今天的眼光看来SS-N-1导弹实在不能算先进,但是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能够在80千米距离上,还能够自主导引攻击目标,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所以SS-N-1反舰导弹一经问世立即引起的苏联海军高层的重视,为此苏联海军专门升级改装了一批火炮驱逐舰,用于搭载SS-N-1型反舰导弹,并将其命名为大型导弹舰,并将其作为对抗美国航母战斗群的杀手锏。

(苏联海军克鲁普尼级大型导弹舰,该舰舰首和舰尾的奇特装置就是SS-N-1导弹发射架)

不过苏联海军自己也认为SS-N-1导弹实在过于笨重,而且由56型驱逐舰升级改装的克鲁普尼级和基尔丁级大型导弹舰,只装有1~2具导弹发射架,虽然具备再装填能力,但是一次只能发射1~2枚SS-N-1导弹,这样的火力确实过于贫弱了一点。为此,苏联海军很快在SS-N-1基础上发展了SS-N-2反舰导弹,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冥河反舰导弹。而且苏联也开始尝试将原先的鱼雷艇拆除鱼雷发射管,改装反舰导弹,将其升格为导弹艇。

(苏联海军的基尔丁II型驱逐舰,原先笨重的SS-N-1已经换成了筒装的SS-N-2冥河导弹)

SS-N-2冥河导弹相比于SS-N-1扫帚而言,确实体积和重量略有缩小。SS-N-2导弹弹长缩短到6.5米左右,导弹弹径约为0.76米,重量也下降到2.3吨左右,相比SS-N-1都有所缩减,但是导弹射程却从80千米提升到了100千米,这让SS-N-2导弹在海战中具备更大的作战优势。在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尽管埃及的陆军和空军被以色列打得一败涂地,但是埃及海军却使用SS-N-2冥河导弹成功击沉标准排水量1700多吨的以色列埃拉特号驱逐舰,由此反舰导弹名声大噪,成为可以对抗大型舰艇的有力武器。而苏联也开始在研发反舰导弹的道路上一条道走到黑。

自从SS-N-2导弹在实战中成功取得战果后,苏军研制的反舰导弹就分为两个派系,一个是供导弹艇使用的轻型反舰导弹,一个是供大型导弹舰、飞航式导弹潜艇等大型舰艇使用的重型反舰导弹。而对于苏联的重型反舰导弹,由于其射程远、速度快、威力大,且主要目标就是针对西方各国海军的航空母舰,所以西方国家形象地将其称呼为航母杀手。

(SS-N-3反舰导弹外形看起来就像一架小飞机,尾部有一对固体火箭助推器)

第一代苏联航母杀手是被称为SS-N-3的重型远程反舰导弹。SS-N-3导弹的苏联代号为P-5,由著名的切洛梅设计局设计,切洛梅设计局是苏联最著名的导弹设计局之一,专门设计各种型号的巡航导弹、弹道导弹等,苏联海军装备的很多导弹都出自该设计局之手。

SS-N-3重型反舰导弹弹长11.75米,弹径0.98米,翼展5.0米,弹重5 400千克,巡航速度0.9马赫,巡航高度约为300米,最大射程750千米。不过SS-N-3导弹在巡航段虽然保持0.9马赫的亚音速飞行状态,在接近到距离目标80~100千米左右时,会自动下降飞行高度到100米左右,并且加速到1.4马赫对目标实施攻击。

该导弹是全球第一款双速制反舰导弹,也是第一款具备超音速攻击能力的反舰导弹。SS-N-3导弹的弹头可以使用常规高爆弹头和核弹头,但是核弹头当量数据较为混乱,有20万吨、30万吨、35万吨甚至80万吨等各种说法,目前尚未见到相对权威的数字。

(首批安装SS-N-3反舰导弹的肯达级导弹巡洋舰,这是苏联海军迈向远洋的开始)

由于SS-N-3导弹性能卓越,所以在问世后立即被装备在大批苏军舰艇上,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苏军的58型肯达级导弹巡洋舰,这是苏联海军历史上第一款导弹巡洋舰,也是全球第一款专门建造的导弹巡洋舰。肯达级巡洋舰上装有2座四联装SS-N-3导弹发射架,这样一次即可发射8枚SS-N-3反舰导弹,对敌方舰队实施饱和打击,与此同时在导弹发射架后方还保留另外8枚待发导弹,所以肯达级巡洋舰可以发动两个波次的SS-N-3导弹饱和打击,这在当时世界海军中绝对是逆天的存在。同时加上SS-N-3导弹高达750千米的射程和巨大的核弹头,肯达级导弹巡洋舰足以在美军航母舰载战斗机作战半径之外就对其发动毁灭性打击。

(搭载SS-N-3导弹的651型常规潜艇,西方称之为J级(朱丽叶级),其实就是一个可以潜水的导弹艇)

除了肯达级导弹巡洋舰外,SS-N-3导弹还装备在苏联海军的克列斯塔克I型巡洋舰、E-I级和E-II级飞航式导弹核潜艇、J级常规动力飞航式导弹潜艇等数十艘苏联第一代飞航式导弹潜艇上。这些水面舰艇和潜艇的组合,构成了苏联海军第一代航母杀手的主要核心,也让苏联海军在没有航空母舰的情况下,具备了与美国海军远洋对抗的能力。

由于SS-N-3反舰导弹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尝到甜头的苏联海军马不停蹄地开始了新一代航母杀手的研制工作。这一次,研制新式重型反舰导弹的重任,依然落在了切洛梅设计局的肩头。而切洛梅设计局本次推出的新作,是编号为P-500的玄武岩重型反舰导弹,西方称之为SS-N-12沙道克反舰导弹。

SS-N-12导弹大体上可以看作是SS-N-3反舰导弹的大规模优化。因为SS-N-12沿用了SS-N-3导弹的气动布局,都采用了腹部进气,飞机型导弹气动布局,并且在导弹尾部加挂固体火箭助推器的设计。不过SS-N-12导弹采用了全新的冲压发动机,这种发动机重量轻、推比大、成本低,可以让导弹在整个巡航过程中都能以超音速飞行,从而大大缩短了导弹从点火到命中的时间,压缩了敌方的反应时间和反击概率,提升了导弹的突防概率。不过SS-N-12导弹采用的冲压发动机并未安装压气机,因此效率方面有所不足,必须依靠固体火箭助推器提供初始动力和加速度,才能点火,所以在使用上稍微有一点不便。

SS-N-12导弹的弹长为11.7米,弹体直径0.8米,翼展2.6米,最大射程为550千米,采用了高空巡航模式设计,最大巡航高度可达13500米,全程平均飞行速度为2.5马赫,导弹全重约为5吨,战斗部为1吨重的高爆弹头或者35万吨TNT当量的热核弹头。由于SS-N-12导弹的尺寸过于巨大,因此该导弹很罕见的没有设计潜射型号,而仅装备苏联海军的水面舰艇部队。在冷战时期,苏联海军中的基辅级航母、光荣级巡洋舰主要装备SS-N-12反舰导弹,该导弹的使用范围既小于其前代的SS-N-3也小于后来的SS-N-19,这大概和该导弹自身的性能有很大关系。

SS-N-12导弹虽然射程远威力大,速度也不慢。但是作为苏联第一代全程超音速的反舰导弹,SS-N-12导弹为了追求超音速飞行能力,其弹道设计实在太高了。该导弹巡航段1.35万米的最大飞行高度,是当今飞行高度最高的反舰导弹,高空飞行虽然有助于降低空气阻力,确保导弹射程,但是也让导弹提前暴露在美军航母战斗群的防空火力之下。美国海军当时装备的F-14雄猫战斗机,就可以使用AIM-54不死鸟导弹有效拦截来袭的SS-N-12反舰导弹,同时美军军舰装备的标准系列防空导弹也具备比较出色的高空拦截性能。所以说SS-N-12导弹对美军航母的威胁反而不如SS-N-3更大,所以这大概也是该导弹适用范围较小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对SS-N-12导弹的性能不满意,苏联海军随后又开发了著名的SS-N-19反舰导弹(P-700花岗岩),这种反舰导弹堪称是冷战时期苏联海军航母杀手的巅峰作品。由于其性能卓越,威力巨大,西方给其取了一个海难的绰号,意思是,遭遇这种反舰导弹的打击,如同遭遇海难。由此足见这种反舰导弹给西方带来的心理阴影有多大。

(和米格-21战斗机颇为神似的SS-N-19反舰导弹,是苏联冷战时期重型反舰导弹的巅峰)

SS-N-19重型反舰导弹同样是由切洛梅设计局设计研制,该导弹抛弃了前代SS-N-12导弹采用的腹部进气的气动外形,而是改用了类似于米格-21战斗机的设计,直接使用弹头进气设计,同时在弹头进气口内安装一个激波调节锥,在调节锥内部安装雷达火控和战斗部。这个设计和米格-21战斗机的机头一模一样。弹头进气可以最大程度确保进气效率,同时减少阻力。SS-N-19导弹作为苏军在冷战时期研制的最为巅峰的反舰导弹,长期处于高度保密的状态,即使在苏联解体9年后,由于2000年的库尔斯克核潜艇事故,全世界才得以一睹SS-N-19导弹的真容。在那之前,西方普遍以为SS-N-19和SS-N-12采用的气动外形是一样的,苏联和俄罗斯的保密制度的强大,由此也算是可见一斑。

SS-N-19导弹弹长为10米,弹体直径0.85米,发射重量高达7吨,弹头为750千克高爆弹头或者35万吨TNT当量核弹头。SS-N-19导弹装备一台КП93冲压发动机并配套一台固体火箭助推器,导弹巡航速度为1.5马赫,攻击速度则高达2.5马赫。导弹采用中段惯导+指令修正+末端主动雷达制导的复合制导方式,最大射程可达550千米,虽然射程不及前代SS-N-12导弹,但是由于该导弹速度更快,且飞行高度更低,因此具备更强的突防能力。而且在SS-N-19导弹上,苏联终于实现了其多导弹并联打击的战术。

这种战术在于:当搭载SS-N-19导弹的军舰或者潜艇对目标齐射导弹,导弹首先在预警飞机或者卫星的引导下进行掠海飞行。等到接近到末端时,将会有一枚导弹自动爬高,并打开弹载雷达搜索目标,一旦锁定目标,就通过数据链通知其他导弹,并引导其他导弹进行攻击。而如果这枚巡航领弹被拦截,则会有第二枚导弹自动升空进行补充,以此类推下去,直到导弹命中目标或者全部被摧毁。这种独特的设计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苏联海军独创的一种打击战术,至今也没有哪个国家的海军能够成功复制。

(由于SS-N-19导弹性能卓越,俄军在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上也装备了12枚)

由于SS-N-19导弹性能卓越,所以该导弹被装备在苏联最大的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上,并且还被装备在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上,而苏联海军研制了专门搭载SS-N-19导弹的奥斯卡级飞航式导弹核潜艇。在冷战时期,苏联海军号称每一艘美国航母身后都跟着一艘奥斯卡。设想SS-N-19这种航母杀手级别的反舰导弹发动齐射攻击,那么即使是配备了宙斯盾舰的美国航母战斗群也未必能够在饱和打击下生存。所以西方国家将其称之为海难也确实代表了他们对苏联导弹技术的敬畏。

1991年苏联的轰然解体,给苏联海军的发展彻底画上了一个句号。对于新生的俄罗斯而言,一夜之间,苏联唯一能够生产巡洋舰和航母的大型造船厂——黑海造船厂成了国外船厂。在随后的近30年中,俄罗斯海军大型水面舰艇大多废弃拆毁,仅保留了少数光荣级、基洛夫级、无畏级等作战舰艇。苏联当年花费巨资建立的航母杀手体系彻底分崩离析。

(由于苏联解体,红海军一下子失去了可靠的后勤和经济来源,整个舰队瞬间崩溃)

即使到了今天,俄罗斯海军中真正挑大梁的依然是苏联时代建造的各种大型巡洋舰和驱逐舰,冷战结束后,俄罗斯海军自行研制建造的军舰,最大的仅为11711型坦克登陆舰,而其吨位也仅有5000吨。目前俄军的水面舰艇研制和建造水平已经重新倒退回几十年前,近年来俄军服役的普遍为800~2000吨级别的小型舰艇。在这种情况下,研制更新式的航母杀手就成为了俄海军的当务之急。

2017年时俄海军公开宣布成功测试了新一代国产3M22型远程反舰导弹,这种被称为锆石的反舰导弹外形和美国早先下马的快鹰高超音速导弹非常相似。俄罗斯方面称其具备高超音速飞行能力。这种导弹预计将会装备在俄罗斯第五代哈斯基多用途攻击核潜艇上,并且目前正在逐步替换俄军光荣级导弹巡洋舰上的老式SS-N-12导弹。根据俄方最新消息,正在进行升级改装的基洛夫级第三艘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号也确认会拆除SS-N-19导弹,并换装锆石反舰导弹。

(升级改造中的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号核动力巡洋舰,该舰将会安装新式的锆石反舰导弹)

由于锆石导弹目前依然处于高度保密状态,所以外界只知道锆石导弹今年早些时候的测试射程为500千米,而俄军方表示该导弹最大射程可达1000千米,而且锆石导弹的最大飞行速度将保持在9马赫左右,远远超出SS-N-19的2.5马赫的水平。目前全球各国尚未有能够有效拦截锆石反舰导弹的防空系统,这将让锆石导弹在和西方海军,特别是美国海军的对抗中获得一定的不对称优势。当年红色天空下航母杀手的传奇故事,将会由锆石导弹继续书写下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普京首次回应:美援乌集束弹药源于自身炮弹短缺,俄有权采取对等行动,集束弹药充足

四川水库出现巨型生物,口吐数米高水柱,考察队探查线G通信领域差距有多大?日本评价难得中肯,差距越来越大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今年前5月国内逆变器产能近160GW

AMD苏姿丰拜会台积电等:NVIDIA最强显卡杀手MI300X要量产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