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代,意大利激进设计的设计师们为家居塑造了全新的视野,重新思考了家庭内部的关系以及围绕家居空间展示的集体乌托邦。
展览《意大利:新家庭景观》1972 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首次亮相,是设计领域最具开创性的展览之一。由策展人埃米利奥·安巴斯(Emilio Ambasz)构思,它向一群美国知识分子介绍了意大利的思想家、设计师和建筑师,他们将以激进设计的名义联合起来。最有创意的展品出自 Gae Aulenti、Ettore Sottsass、Archizoom、Superstudio 和 Gaetano Pesce 之手;他们通过设计团结起来否定现代主义理想并质疑乌托邦式思维。一段摘自 Antoine de Saint-Exupéry 中篇小说《小王子》的话引出了展览的目录,暗示乌托邦必须以家庭的视角重新被思考,要让对变革最有抵抗力的社会机构—家庭—进行转变。
1972年的展览不是围绕政治或美学宣言展开的统一运动,尽管参与者确实对战后意大利蓬勃发展的消费社会有共同的过敏反应。对于激进设计运动而言,这种转变为消费主义的最令人反感的结果是,意大利工人与上层中产阶级在60年代中期和70年代初之间的物质隔离增加了。在维托里奥·德·西卡(Vittorio de Sica)和埃托尔·斯科拉(Ettore Scola)电影中的画面,遍布米兰或罗马郊区的棚户区,与意大利设计杂志所刻画的国内愿景形成鲜明对比。因此,艺术家对设计和建筑的态度从怀疑到完全拒绝—设计不再与日常政治分离。
与现代主义认为乌托邦源于一个造物主建筑师无所不知的看法相反,激进设计团体认为它必须由其核心成员在家庭核心内发明。前卫人士创造新未来的思想责任已经从城市规划和建筑转移到设计领域。在此过程中,必须完全重新考虑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所强加的核心家庭模式。《意大利 : 新的家庭景观》是对资产阶级住所的攻击,该住所是围绕父权家庭(罗马人的一家之主)的身影而垂直构造的。任何前卫运动或反文化活动都需要一个存在的敌人,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对于激进设计(例如60 年代的许多前卫运动,例如法国情境主义者,英国独立组织和跨欧洲的 COBRA 运动) 来说,这个形象是神话般的现代主义之父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这位瑞士裔法国设计师是理性主义的外科医生,他认为城市空间是功能的连续装配线,必须由建筑师自己掌握。
激进设计注入了20世纪60年代的情境主义者的思想,希望抵消勒·柯布西耶在1920年提出住所是“生活机器”这一概念对战后家庭礼仪的影响。“完美之家”的画面通过杂志、广播和电视被投射到每个家庭中。当父亲读报纸时,两个孩子在母亲慈爱的目光注视下天真地玩耍的景象成为幸福和社会成就的典型体现。对于上世纪60年代兴起的运动,家庭生活通过诱使人们组成设计高雅的房屋而削弱了个人的创造力和灵性。与英雄设计师强制执行预先确定的解决方案的想法相反,艺术家捍卫了将设计视为生态系统的概念,强调了日常生活中的游戏概念。
当时,《意大利:新家庭景观》展被分为两部分:在当前十年中生产的180件物品,以及博物馆委托展览的11种环境。策展人的主要目标是描绘意大利前卫设计对创造未来新设计空间这一任务的反应方式。
第一部分分为三个子类别:顺从主义者,改良主义者和竞争主义者。这样的组织方式亦在展示出从令人期待的专业设计部门到坚定的反设计部门的政治等级。但是,这种区别几乎不会引起观众的注意,因为所有物品都被安装在松木和有机玻璃板条箱中,模仿了米兰购物中心维托里奥·埃曼纽二世的令人眼花撩乱的效果。此外,Ambasz 的竞赛话语不是通过拒绝生产物品来表达的,而是与模块化或无形式设计联系在一起的。最著名的例子是皮耶罗·加蒂(Piero Gatti)、塞萨雷·帕奥利尼(Cesare Paolini)和佛朗哥·特奥多罗(Franco Teodoro)于1968年设计的“萨科豆袋椅”,乔·科伦坡(Joe Colombo)1969年的“嵌套和组合元素管椅”和从1971年开始的宜居结构设计,布鲁诺·穆纳里(Bruno Munari)的 Abitacolo 组合床。然而,尽管表面上天真无邪,但促使创造力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传播的问题(与思想上的无聊和常规作斗争的不断努力)驱使这些设计师前进。“想象一下,当闲逛时坐在豆袋椅上会变得闷闷不乐,”安巴兹在展览目录中写道。家庭将成为人与物体之间,物体本身之间以及最终人与人之间新型交互作用的实验室。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复苏后,无聊成为欧洲前卫者的头号敌人。游戏应被注入到每一个阶段。这种愿景源于不将一件物件当成完成的正式实体,而是一种能够从传统家庭系统内部分裂的社会集束炸弹。组合式沙发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特洛伊木马,旨在改革每个家庭的微观政治,并促使其从专制执法空间过渡到民主共识空间。
这正是展览《意大利:新家庭景观》的环境部分对设计提出的最激进的立场。专业设计和反对设计再次被分为两类。前者认为设计能够改变社会关系,特别是在家庭圈子内,而后者则坚信社会是一种连续的媒体结构类型。Archizoom 展示了一间空荡荡的房间,一个低沉的声音诉说着建立一个乌托邦群岛的必要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乌托邦。以上的两个环境代表了关于空想思想的最激进的论述,因为他们提出了负面的乌托邦,这些乌托邦并不希望建设理想的城市。相反,他们旨在彻底消除建筑和城市规划,以便让每个家庭都自己建造自己的空间。
酷儿思想家 M. E. O’Brien 在她的文章《废除家庭的六个步骤》中提出了在资产阶级对核心家庭的理解之外要重新思考父母、爱情和亲密关系。她特别提到了1970年代的解放运动和同性恋革命者,例如意大利的 Mario Mieli、法国的Guy Hocquenghemhem和英国的David Fernbach。《意大利:新家庭景观》最激进的部分,是回应了反对家庭作为对抗政治实体的呼吁。
展览中的一些艺术家声称已经完全撤离了已饱和的物品,而政治变革是当务之急。在专业设计作品中,有三个是基于模块化环境的:Ettore Sottsass 的带轮家用单元串行系统,Gae Aulenti 可重新排列的红色建筑元素,以及 Joe Colombo 的黄色紧凑型“Total Furnishing Unit”(一体化家居)。其他四个环境是移动设备,最原始的是 Mario Bellini 的绿色“Kar-a-sutra”,顾名思义,这是安装在家庭汽车中的可收纳狂欢床。另一方面,反设计小组则专注于受控制论理论启发的装置。Ugo La Pietra 设计了一个三角形的家庭单元,作为更大的全球媒体领域中的通信节点。有人批评电视将家庭转变成被动的媒体接受者。Superstudio 创建了一个从地板上抬起的小型立方体装置,它由一个单向偏振镜组成,其地板呈网格状,象征通信系统的连续基础结构。在内部,空间被无限反射。立方体内安装了一台小型电视,播放电影《超表面:地球上的生命的替代模型》,描绘了生活在这个新设计领域中的家庭,认为在意识形态剧变之前的每个物体都充当了反动系统。正如 Superstudio 的 Adolfo Natalini 在1971年所说的那样:“如果设计仅是消费的诱因,那么我们就必须拒绝设计;如果说建筑仅仅是所有权和社会的资产阶级模式的编纂,那么我们就必须拒绝建筑……在此之前,设计必须消失。我们可以没有建筑而生活。”家庭是社会化的第一种模式,在这场斗争中处于最前沿。对家庭的了解正在从被认为是权力关系分散的空间过渡到将产生其他生活方式,团结在一起和彼此相爱的微观政治实验的空间。最终,新形式的主观性将摆脱父权制所附带的所有正式和社会规则。
展览结束后的第五十年,激进设计留下的遗产有什么?好吧,这个问题很容易被驳回,原因是他们对行为设计和对媒体环境的反思孕育了硅谷技术自由主义者的精神。现在,每个创业公司办公室里都出现了豆袋椅,几乎已经成为他们表面上实施破坏口号的图腾。然而,艺术家对乌托邦作为一种微观政治仪式的理解,而不是对其意识形态的具体化,可能是他们对当今酷儿政治的最深远烙印。正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小王子》中孩子与狐狸之间的种间友谊所揭示的那样,家庭化也可以是一种革命性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