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时任驻阿富汗国际安全援助部队最高指挥官的大卫·彼得雷乌斯上将指派101空中突击师第2旅级战斗队作为国际安全援助部队的主力。根据旅长亚瑟·坎德里安上校的命令,第2旅将负责在起源地——阿富汗坎大哈省扎里区开展进攻行动。早在2006年,这里的武装分子曾准备对坎大哈省周边城市开展一次大规模集中攻击,当时由加拿大人主导的特遣部队挫败了他们的计划,而武装却恢复了对扎里地区的控制。叛军武装暗杀了主要部落的长老,建立了影子政权,该政权甚至还有一个负责逮捕并刑讯政治犯的“最高法院”。对该区域的商业贸易也实现了控制。1号高速公路是扎里地区向西连接赫尔曼德省,向东连接坎大哈市的主要通道,在该高速公路上设置了非法检查点并向往来车辆收取极高的通行费。拒绝付费的司机则会立即遭到攻击。到2010年,随着西部边界势力的不断增长,阿富汗第二大城市坎大哈遭遇着政治动荡以及经济停滞。
为打破对1号高速公路的铁腕控制,坎德里安上校策划了在高速公路以南地域的一系列行动计划。被命名为“龙击”的这一计划主要包括第2旅的两个机动营(502团1营及2营)以及该旅侦察搜索中队(第75骑兵团第1中队)的战斗行动,它们将负责扫荡扎里地区叛军在高速公路南侧的庇护所。7月,国际安全援助部队南部区域司令部加强了坎德里安的作战兵力,将布莱恩·丹尼中校指挥的第2斯崔克骑兵团第3中队配属给该旅。
本科夫指挥的502团2营将作为“龙击”的主攻力量。该营的行动地域包括扎里地区西部地域,该区则被称作“南阿富汗最动荡不安的区域”。那该地的自然风貌非常有利于叛军的防御:那里遍布着8英尺高的土制葡萄架,及罂粟种植地,绿树成荫的水利灌溉沟渠,石榴树果园,以及分散在田地里的大量两层土屋,以上这些要素均有利于掩护并藏匿1号高速公路南侧的叛乱分子。叛军利用平行于1号高速公路的沟渠能够在公路旁边沿东西轴线机动,并使用数个有掩体的82毫米无后坐力炮阵地向高速公路来往车辆开火。此外,还准备在连接到1号高速公路的每条南北向道路上大范围的使用简易爆炸装置,把这些道路——事实上是把整个扎里地区变成一个充斥着雷区和伏击点的混乱迷宫。
9月中旬,本科夫策划了2营的第一次攻击行动以清除纳什维尔目标区,即Howz-e-Madad营地(前进行动基地)附近1号高速公路南侧一个千米宽的地域。通过在公路南侧建立一个据点,该营将力图恢复该地区商业贸易,并占领饱受暴力困扰的Baluchan村和Pulchakhan村,以此实现坎德里安上校作战意图中的两个关键任务。根据本科夫9月22日的任务陈述,他们需要“在9月25日扫荡纳什维尔目标区周边区域以创造并保持沿一号高速公路行动的自由,旋即保护高速公路南侧的民众。”本科夫指示他的下级指挥官,要不惜付出任何代价以避免造成平民伤亡,否则将利用它离间联军与公路南侧村民的关系。
本科夫选择大卫·于上尉的B连作为纳什维尔行动的主攻力量(见地图)。于上尉的连队将在夜里机降至Baluchan村,搜寻有嫌疑的院落,会见村里的长老,并统计适合参军年龄男性的数量。在其西侧两公里,大卫·福尔沙上尉将率领A连的两个排(托马斯·迈耶中尉的1排和巴雷特·赖夫中尉的2排)攻击Pulchakhan村东侧,搜查院落并建立临时据点。在B连以东,蒂莫西·普里斯上尉率领的D连的两个排(凯尔·斯诺克中尉的1排和赛耶·佩恩中尉的2排)将配合来自英国第1装甲工程中队(营级)的一个皇家工兵连打通一条新路——田纳西路,该路从高速公路西南Spin Pir据点通往Howz-e-Madad营地东南侧一公里处一个未被叛军占据的阿富汗围墙院。本科夫还打算派威廉·福彻上尉的侦搜排乘直升机插入该围墙院,建立呼号为Dusty的前哨点。营长相信,打通田纳西路将迫使叛军离开Baluchan村,从而将他们孤立到北侧,使得普里斯的部队能够避开无法通行的南北向道路而在南北方向上通行。
纳什维尔行动于9月26日开始实施。于上尉的B连通过机降投送到Baluchan村西北部。在接下来的两天里,该连队搜查了有制造简易爆炸装置嫌疑的院落,与该村长老们进行了会晤,完成了对该村适军龄男性人口的统计并将其录入到数据库中。值得注意的是,该连仅遇到了微不足道的抵抗。与此同时,福尔沙上尉带领的A连的两个排在向东行进的途中也仅仅接触到很少的敌人。
随着A连及B连向着各自目标的顺利推进,福彻上尉的侦察排也在日出前插入了Dusty前哨点。该侦察排由三个5-6人制侦察组组成,还配有一个狙击手班,该班被分为三个3人制狙击组(1名观察员,1名狙击手,1名安全警卫员)。此外,还配有一个7人制阿富汗国民军侦察组协同该侦察排进行活动。福彻排的战士们使用C4炸药清除制造简易爆炸装置的院落,并建立了环形防线。前哨点位于地势高处,由4米高的土墙环绕,对周围的地形和邻近的道路有较好的全景视野。
在Baluchan村东部一公里处的Dusty前哨点,侦察排却遭遇了敌军主力。叛军以扎里地区迷宫般且绿树成荫的水利沟渠、葡萄架、废弃院落为掩护,在这些地方中的隐蔽位置,通过使用机枪及火箭筒齐射的方式,在昼间向侦察排发起了8次火力攻击。福彻则通过无线电呼叫支援进行反击,其中,阿帕奇武装直升机使用机炮进行了多轮攻击,120毫米迫击炮完成了24次火力射击任务,155毫米榴弹炮完成了13次火力射击任务。空军的数架F16战斗机投放了3枚激光制导炸弹,38枚联合制导攻击弹药,5枚GBU-12炸弹,并全部命中在前哨点周边300米范围之内。第二天,福彻的侦察员们几乎遇到了源源不断的敌人,敌人以轻武器及火箭弹向侦察员们开火。尽管武装直升机的攻击以及间瞄火力的支援使得本科夫将侦察排送入Dusty前哨点的风险变得合理且可以接受,但叛军的攻击强度却并未减弱。
鉴于侦察排在Dusty前哨点遇到的威胁,普里斯上尉的部队在日出前离开了位于1号高速公路北侧的Spin Pir据点。他们以皇家工兵为先锋,后续纵队依次为2排、1排。皇家工兵使用2辆62.5吨的“特洛伊”装甲工程车构筑“田纳西路”以通过复杂的地形。随着装甲工程车压碎树木并不断向前推进,敌人使用机枪及火箭筒向普里斯的部队开火。敌人的火力及复杂的地形减慢了普里斯部队向Duaty前哨点推进的速度。为了保持前进,普里斯召唤武装直升机进行了若干轮机炮攻击。
佩恩中尉认为他当时的任务就是“压制叛军火力”。这位排长当时不停地“准确标出叛军枪口闪烁的位置,并将它们的坐标传递给能够扫除这些目标的航空兵及武装直升机。”随着日落的逐渐到来,普里斯的部队停下来并在距离Spin Pir据点南侧500米的第一道灌溉渠处确立了一个防御位置。整个过程中,美军仅发生了一例伤亡:斯诺克中尉不幸触爆了一枚压发式IED并失去了一只脚,他随即被后送到医疗点。
本科夫中校对敌人在Dusty前哨点及沿着田纳西路的顽强抵抗感到非常诧异。最初,他以为最激烈的战斗会出现在Baluchan村,但他现在意识到,普里斯的部队更需要支援。因此,本科夫从第2斯崔克骑兵团第3中队H连4排调来了一个M1128机动火炮系统小队来支援普里斯。之前,该小队一直在Howz-e-Madad营地(前进行动基地)待命。机动火炮装备了105mm加农炮,每车携带18枚炮弹并可以通过威力巨大的精确射击支援步兵战斗。在了解到普里斯曾作为斯崔克部队的一名排长在伊拉克参加过战斗后,本科夫将这两辆机动火炮的指挥权交给了他。
机动火炮到达前线后,普里斯向他们简要介绍了自己的计划。他认为,皇家工兵和自己的两个步兵排移动缓慢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叛军对暴露的纵队集中了大量的火力。普里斯指示机动火炮小队长用霰弹向叛军躲藏的木栅栏发起齐射。每个霰弹中都装有近千个圆珠弹丸,对人员目标有极大的杀伤力。机动火炮小队的出现对保证纵队前进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随着前进速度的不断加快,普里斯面临着一个关键的决定。在这位连长看来,福彻上尉侦察排在DUSTY前哨点的境况“越来越严重并几乎动弹不得。”敌人成功的攻击使得他们离侦察排越来越近。普里斯意识到,除非击溃DUSTY前哨点周围的武装分子,否则营长清除纳什维尔目标区域的任务将会遭到严重的拖延。
普里斯在权衡了各选项后,做了一个大胆的选择。他决定立即沿着田纳西路向DUSTY前哨点发起攻击。两辆机动火炮分别在普里斯指挥的全地形防雷车的侧翼行进,负责压制、击杀离前哨点和普里斯部队周围300米范围内的叛军。在攻击过程中,两个步兵排则坚守在他们当前的位置。随着攻击行动的开始,福彻也将前哨点周围较大的6个叛军的院落的位置报给了普里斯。不幸的是,稠密的植被影响了机动火炮的目标热成像系统,使得机动火炮的炮长无法准确找出叛军的位置。普里斯立即命令所乘指挥车的乘员使用全地形防雷车(M-ATV)的.50口径机枪向叛军火力点开火以标示出叛军火力位置。随即,他命令机动火炮的炮长前进并向机枪所标示的位置开火。
两辆机动火炮向这些院落发起攻击,它们打出的高爆反坦克榴弹和高爆塑性榴弹形成了一条弹幕。机动火炮的乘员有条不紊的从一个院子攻击到另一个院子,在近距离射击火力点的门及土墙上打出了数个大洞。直到机动火炮的弹药消耗殆尽,才停止了这次攻击。敌人的抵抗也随之逐渐消失。随后,在这些院子中,普里斯的士兵们发现了泼溅的鲜血及足迹,也意味着数十名士兵的结局。普里斯说:“机动火炮的到来终结了这次战斗,战斗最终以敌人撤出纳什维尔目标区域告终。”最终,大胆的决定有了回报。纳什维尔行动以第2旅级战斗队在1号高速公路南侧建立了一个据点告终,在后续部署行动中,该据点被保留并得以扩大。
在本科夫中校看来,纳什维尔行动有效的减少了前进行动基地Howz-e-Madad营地附近1号高速公路区域的暴力活动。纳什维尔行动不仅在战术上成功的打击了,还特别具有象征意义,因为该地区距离其南侧的领导人毛拉·奥马尔的家乡Sangsar村仅有几公里远。事实上,在10月中旬,指挥官曾向《》记者抱怨,该旅对1号高速公路南侧地域周密的联合武装攻击行动“打垮”了他的士兵,叛军失去了对1号高速公路的控制,从而使叛军失去了重要的经济来源。战术上的胜利并不总是带来战略上的成功,但纳什维尔行动却向我们展示了联兵武装小队,在渴望抓住战机并被授予指挥权的基层军官领导下,如何在不利的地形中击败坚定顽强的对手。
1.本科夫中校的下级指挥官中,大多都是具有战斗经验的老兵。在13个月的部署期中,营里的连排长及士官们都在一起以本科夫及营指挥军士长亨德森编写的战斗标展操作程序为指导进行训练。
2.旅长和营长都能清楚地表达他们的作战意图、目标、对象,以及赋予下级指挥官的关键任务。他们向下级传达了旅级的任务总体目标:通过在1号高速公路南侧扫荡并保持一个一公里宽的条状区域实现对占据高速公路的叛军的打击。
3.坎德里安与本科夫通过编写首长决心使下级指挥官了解他们的作战意图,这份决心简洁地描述了每个行动的总体目标、任务以及预期结果。“龙击”行动最重要的目的在于“确保在阿富汗1号公路的自由行动权”,从而改善治安,促进商贸。指挥首长相信他们下级指挥员的判断力,他们没有在战术战斗的微观细节上干涉基层指挥员,而是最大程度的给予基层指挥员独立行动并抓住胜利战机的机会。
4.1号高速公路南侧限制性的复杂地形使得小规模单位经常被孤立起来,因此,必须将指挥控制权下放至基层军官。基层指挥官需要训练在模糊与紧急情况下独立的判断能力,以及迅速适应不断变化的战术环境。其中的一个例子就是普里斯上尉通过急切发起“迅雷式的攻击” 来缓解侦察排的压力并摧毁叛军在Dusty前哨点周围的火力点。更重要的是,普里斯上尉主动的执行了纪律,他确认机动火炮小队的攻击不会造成平民的伤亡。平民的伤亡将不利于营里开展改善当地管理治安的后续活动,并失去1号高速公路南侧阿富汗居民的信任。
5.本科夫的纳什维尔行动任务清单是概括性的,它需要下级单位在需要作出决定的行动节点具有责任心。部署前的强化训练和营长与下级指挥员间低频率的信息周转加强了关键领导相互之间的信任。
6.使用空中进攻并从新路切进的决定是恰当的,它避免了在南北向道路上遭遇严重损毁,突袭了叛军,迫使敌军“在两个方向上作战”。由于叛军在这一区域有行动自由而且知道如何利用复杂的地形掩护自己,这些行动有着与生俱来的风险。尽管如此,能够径直包围叛军并避免简易爆炸装置造成的巨大伤亡证明以上这些冒险是值得的。本科夫也将 502团2营仅有的M1128机动火炮小队配属给普里斯上尉用于打通田纳西路,以此降低了士兵们面临的风险。尽管该地区高密度的简易爆炸装置以及武装的不断出现使得这一决定具有冒险性,但本科夫认为,夺取纳什维尔目标区域南部区域在战术上的重要意义大于机动火炮系统暴露所可能带来的伤亡,冒险是值得的。敌人在Dusty前哨点外围据点的覆灭以及叛军对该地域控制的瓦解也从侧面证实了本科夫适当冒险所获得的回报。
本文由“战例译注小组”翻译,“这才是战争”编写,并授权“这才是战争”原创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