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伊尔·亚历山德罗维奇大公出生于1878年,昵称米沙,沙皇尼古拉二世(以下简称尼二)的小弟弟。
米沙是众星拱月的小王子,聪明活泼、调皮捣蛋,又从小接受斯巴达式的军事教育-凌晨起床、冷水沐浴、粗茶淡饭,养成了刚毅勇猛的性格。
比起优柔寡断的大哥尼古拉,身体虚弱的三哥格奥尔基,米沙更受父亲亚历山大三世疼爱和认可,他小时候甚至敢直接拎着桶水从楼上淋他的巨人爸爸。
据说,亚历山大三世临终前留下遗言:由长子尼古拉继承皇位,待小弟年满21周岁时,让位给米沙。
尼古拉在父亲病床前茫然无措,也还没体会权力的美妙,于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然而,米沙对皇位一点兴趣都没有,他拥有着大片地产和国内最大的糖厂,一心只想做个逍遥富贵的王爷。
这时候的米沙已经年满21岁,但尼二已经体会到权力顶端的快感,早把当初的誓言抛出九霄云外。
虽说阿列克谢身患血友病,但米沙喜提侄子一枚,继承顺序顺利后移,依旧喜不自胜,专心谈恋爱。
超级大美男米沙迷倒了当时不少欧洲公主,一代表妹萨克森-科堡-哥达比阿特里斯公主(维多利亚女王的孙女)对他一见钟情。
米沙和公主鸿雁传情了一年时间,眼看一对金童玉女的婚姻水到渠成,谁知东正教廷出面棒打鸳鸯。
失恋后,比阿特里斯公主伤心郁结了好几年,米沙倒是“拿得起放得下”,很快爱上了小妹的侍女亚历山德拉科·西科夫斯卡娅。
米沙曾请求兄长赐婚,但遭到了尼二的强烈反对,并以剥夺继承权和驱逐出国为威胁。
米沙对皇位本就没有兴趣,于是带着西科夫斯卡娅游历欧洲,并筹谋私奔,岂料哥哥尼二早就派着秘密警察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
婚姻无望、私奔无路,米沙再次选择了放弃,而西科夫斯卡娅一生都未能放下这段刻骨铭心的感情,一直以米沙的未婚妻自居,终身未嫁。
所以即使她是平民女、离过两次婚、下属之妻,还有一个女儿,米沙依旧被她迷得神魂颠倒,主动成了老王,发誓“这辈子只会爱她一个人,不管受到多少阻挠。”
米沙把娜塔莉亚接在莫斯科同居,还生下了一个私生子,取名格奥尔基以纪念三哥。
有了前两次的失败经验,米沙这次“狡猾”多了,他一边跟哥哥承诺自己不会结婚,让尼二放松戒心,一边利诱情妇的丈夫离婚,一边秘密甩开监视人员,带着娜塔莉娅私奔到维也纳结婚。
完婚两周后,米沙写信告诉尼二:我结婚了,因为知道你儿子随时会死,而我不想当沙皇!
尼二怒不可遏,撤了米沙的的军职和摄政权,宣布将他驱逐出境,并冻结了他的一切财产。
这时候的米沙已经秃头谢顶,不复往日风采了,但他成为了一个绝世好男人,爱老婆、疼孩子,对亲生儿子和继女一视同仁。
战争期间,米沙展现了绝佳的军事天赋,将一支号称“野蛮师团”的高加索骑兵团得服服帖帖,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他还表现出高贵善良的品质,探访受伤士兵,并为自己身为皇室人员却让人民受苦受难而感到羞耻↓
在前线时,米沙因担心自己战死,写信央求哥哥尼二厚待妻儿,尼二也原谅了弟弟之前的叛逆行径,赐给侄子Brasov伯爵的头衔。
1917年,二月革命爆发后,尼二的皇位摇摇欲坠,而米沙成了众望所归的继承者。
当民众逼近冬宫时,米沙因担心1905年军队向民众开枪的血腥悲剧重演,下令撤走军队。
他迷信地以为是当初违背了誓言而遭到上帝的惩罚,也不愿意与病重的儿子分离,于是颁布退位诏书:“我不愿意与亲爱的儿子分离,故由我的兄弟米哈伊尔·亚历山德罗维奇大公继位,并祝福他登上俄罗斯国家皇位。”
一些君主制的拥护者欢欣鼓舞,“尼古拉二世的肖像迅速在商店橱窗消失,不久米哈伊尔就取而代之。外面旗帜招展,人们脸上挂着笑意,坚信君主立宪的日子不会太远了。”
激进的自由主义者一心清除君主制的残留,国家杜马临时委员会与临时政府代表团合力逼宫。
此后,临时政府软禁了罗曼诺夫家族成员,米沙和家人一直过着深居简出的日子,不问政事、无心复辟。
布尔什维克上台后,米沙意识到局势不对,但已经逃无可逃,英国表哥乔治五世已经拒绝收留他家了。
也有亲友劝他暂住克里米亚以避是非,但米沙觉得自己在国事平定之前,有责任坚守在国家的心脏地带。
1918年6月13日入夜,四人行刑队来到米哈伊尔的住所,说要将他们转移他处。
由于行刑队枪法不佳,血泊中的米沙依旧奄奄一息,但行刑队已经失去了耐心,匆匆挖了一个坑,将两人草草掩埋。
米沙成为了罗曼诺夫家族的一日沙皇和第一个被处决的人员,时至今日,他的尸骨依旧未被找到。
布尔什维克封锁了消息,并发出一封贼喊捉贼的电报:“昨夜米哈伊尔被身穿军装的不明人士劫走,已尽最大努力搜查,但尚无结果……”
由于奢侈无度,她挥霍完米沙留下的遗产后,晚景凄凉,寄宿在俄罗斯同胞的阁楼,于1952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