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瑞典皇家科学院公布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瑞典皇家科学院6日宣布,将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三名科学家。英国科学家罗杰·彭罗斯因证明黑洞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直接结果而获奖;德国科学家赖因哈德·根策尔和美国科学家安德烈娅·盖兹因在银河系中央发现超大质量天体而获奖。
当天在瑞典皇家科学院会议厅举行的发布会比预定时间晚10多分钟。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戈兰·汉松首先向因新冠疫情而无法现场报道的媒体表示歉意,并解释这一延迟是因为与获奖者联系。随后他公布了获奖者名单及主要成就。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新闻公报中说,彭罗斯使用巧妙的数学方法证明黑洞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直接结果。他证明了黑洞确实可以形成,并对其进行了详细描述。他的开创性论文被认为是爱因斯坦之后对广义相对论的最重要贡献。
公报还说,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根策尔和盖兹分别领导一个科研小组,用各种先进的望远镜观测银河系中央一个名为“射手座A *”的区域。他们都发现了一个质量非常大且看不见的天体:在不超过太阳系的空间中聚集了约400万个太阳的质量,使周边恒星急速旋转。这一开创性工作提供了迄今为止最令人信服的证据,即银河系中央有一个超大质量的黑洞。
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委会主席戴维·哈维兰德表示,今年获奖者的发现开创了致密和超大质量天体研究的新领域。但这些奇异天体还有很多问题急需解答。他说:“不仅有关于它们内部结构的问题,还有关于如何在黑洞周边的极端条件下测试我们的引力理论的问题。”
盖兹在现场电话连线时说:“科学对人类至关重要,我非常热衷于教导年青一代提问和思考的能力,这对世界至关重要。”她表示,促使她进入该研究领域的,“首先是怀疑与兴奋等综合因素,我们仍然不知道黑洞中有什么,这是令人着迷的一部分,这将有助于推动我们去了解新世界”。
彭罗斯1931年出生于英国,现为牛津大学教授;根策尔1952年生于德国,现任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所长,并兼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盖兹1965年出生于美国,现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盖兹也是迄今第四位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女性科学家。
三位科学家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12万美元)奖金,彭罗斯获得其中一半,根策尔和盖兹共享另外一半。供图/新华社
诺贝尔物理学奖已经颁发一百多次。宏观至宇宙探索,微观至原子结构,都是物理学奖得主们的研究领域。回顾过去颁发的这个奖项,能发现不少有趣的数字。
113次:自1901年首次颁奖至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已颁发113次。因战争等原因,有6个年份未颁奖,分别为1916年、1931年、1934年、1940年、1941年和1942年。首名获奖者是发现X射线的物理学家伦琴,其他获奖者还包括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玛丽·居里)、玻尔等。
1对夫妻:在物理学奖历史上,曾有一对夫妻同时获奖,即人们所熟知的居里夫妇。玛丽·居里和丈夫皮埃尔·居里因对放射性现象的研究获得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有意思的是,居里夫妇的女儿伊雷娜·约里奥-居里与丈夫弗雷德里克·约里奥1935年同获诺贝尔化学奖。
2次获奖:截至2019年,共有213人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其中约翰·巴丁在1956年和1972年两次摘走物理学奖,因此实际获奖人数为212人。玛丽·居里也曾两次获诺奖,但奖项不同,1903年获物理学奖,1911年获化学奖。
3名女性:历史上仅有3名女性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除玛丽·居里外,另两人分别是1963年因原子核研究获奖的玛丽亚·格佩特-梅耶,以及2018年因在激光物理学领域作出突破性贡献而获奖的唐娜·斯特里克兰。
4对父子:父子均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共有4对,其中威廉·布拉格与劳伦斯·布拉格于1915年同时获奖,其他三对父子不是同年获奖。
25岁与96岁:截至2019年,最年轻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是1915年获奖的劳伦斯·布拉格,时年25岁。最年长的获奖者为阿瑟·阿什金,2018年获奖时已96岁。
47次独享:诺贝尔奖的某一奖项可以同时授予两项成就以及最多三名获奖者。截至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有47次由一人独得,32次由两人共享,34次由三人分享。 本组文/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