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印度首位女总理英迪拉,强迫400万男人绝育,67岁被贴身警卫枪杀
英迪拉作为印度的首位女总理,一直都是最具争议性的政治人物,一方面是因为她的政治才能,让印度得到了发展。
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她曾为了控制印度人口的增长,强制性地让印度400多名男性进行绝育手术。
正是因为这件事,让英迪拉遭到了印度人民的反对,导致她在1997年的大选当中失败。
英迪拉出生在一个印度高种姓家族当中,父亲是印度独立后的第一任总理尼赫鲁。
尼赫鲁家族虽然是印度现代史上声名显赫的家族,英迪拉也算是出身名门。她在出生后备受家人的宠爱。
可惜英迪拉的幸福生活并没持续多久,随着尼赫鲁家族的主要成员相继陷入了政治旋涡,年幼的英迪拉不得不跟着母亲过上了漂泊和动荡的生活。
由于时局的动荡和家族的变故,英迪拉在学校所受到的教育总是断断续续的,并不完整。
英迪拉5岁时,就成为了应该殖民主义,自由之火的参与者。她在父母的鼓励下,自己点燃火柴,烧掉了自己心爱的洋娃娃。
1929年,12岁的英迪拉跟着父亲参加了国大党张贴传单的活动。不仅如此,父母还总是会给年幼的英迪拉讲述一些爱国志士的故事,让她明白道德的取向
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以及父亲尼赫鲁的可以栽培下,英迪拉逐步形成了强硬的政治手腕和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
1938年,英迪拉加入了国大党,正式踏入了印度政治圈。此时的英迪拉在父亲的培养和家庭氛围的熏陶下,对印度的政治局面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尽管已经结婚,但英迪拉并没有像其他印度妇女一样,选择在家相夫教子,而是继续从事自己的政治生涯。
英迪拉和丈夫结婚没过多久,她就因为参加反英运动而被逮捕入狱。直到一年后才被释放出来。
这次的牢狱生活对于英迪拉来说,并不算是耻辱,反而是她从政生涯当中一个十分亮眼的存在。
1947年,印度正式脱离了英国的殖民管控,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国家,尼赫鲁成为印度的首任总理。
而英迪拉则成为了父亲的私人秘书,主要负责从事妇女和儿童等方面的社会活动。
1954年,尼赫鲁访问中国时,英迪拉也跟着父亲一同前来,受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等重要领导人的接见。
之后,英迪拉又跟随父亲前往美国、苏联和法国等国家进行访问,甚至还曾参加过万隆会议。
这些经历对于英迪拉来说,都是十分宝贵的经验,不仅让她见识到了其他国家的发展情况。
正当英迪拉在印度政治界大放异彩时,她却突然得知了一个噩耗,她的丈夫因为心脏病突发而去世。
得知这一消息时,英迪拉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放下自己的工作,匆忙赶回家里,却只看到了丈夫冰冷的尸体。
不过,坚强独立的英迪拉很快便从丈夫去世的悲痛当中走了出来,她决定化悲痛为力量,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政治上。
1962年,印度举行第三次大选,英迪拉为了帮助国大党拉选票,经常奔走在各个街道上。
而当时正是中国对印度发起自卫反击战的时候,英迪拉为了鼓舞印度的士兵的士气,亲自来到了前线。
英迪拉所做的这一切,获得了不少民众的喜爱和支持。原本她是想要趁此机会参加第三次大选。
可由于父亲尼赫鲁反对用人唯亲,因此英迪拉只能选择放弃参加印度第三次大选。
1964年,尼赫鲁去世,这对于英迪拉来说又是一个巨大的打击。父母和丈夫的接连去世,几个孩子也因为英迪拉常年的工作,和她并不是很亲近。
这一系列的事情和打击,一度让英迪拉处于孤立无援的地步。但英迪拉全都挺了过来。
1966年1月,英迪拉成功当选为印度共和国的第三任总理,从此开始了她在印度政坛乃至国际社会上叱咤风云的16年政治生涯。
英迪拉上台后,所要面临的第一件事,就是国大党内一大批拥有绝对实力的元老派实力。
英迪拉之所以能够成为印度的总理,本身就是国大党内各个派系争斗妥协的结果。
他们之所以会选择英迪拉,主要是因为他们讨厌第二任总理德赛,以及认为英迪拉更方便他们控制。
面对这些情况,英迪拉很清楚尽管父亲生前对她百般栽培,但如今却只能靠她自己来和国大党内的谢谢元老派进行抗衡。
为了能够站稳自己的脚跟,英迪拉开始利用自己的总理职位,绕过这些元老派推行自己的新政策。
英迪拉利用元老派之间的矛盾,挫败了他们企图推选桑吉瓦.雷迪为印度总统的阴谋。
然而事与愿违,早就想摆脱元老派控制的英迪拉早就有所准备,她激化了元老派之间的矛盾,导致国大党第一次大分裂。
趁此机会,英迪拉成为了以她为首的执政派国大党,拥有人民院的228个席位,从而确立了她在国大党内唯一领袖的地位。
之后,国大党一步一步分裂之时,英迪拉通给自己的政治手段逐步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然而,当时的英迪拉所要面临的是印度国内紧张的政治经济形势和印巴冲突造成的恶劣局面。
面对这种情况,英迪拉决定停止本该执行的第四个五年计划,转而实行较为灵活的年度计划。
经过三个年度计划的执行,印度的经济形势趋于好转。这时,英迪拉来决定继续执行第四个五年计划。
这种灵活的经济政策,无疑于对印度经济的恢复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国民收入开始增长,农业生产稳定上升。
从这一点也能体现出,英迪拉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她不仅具有敏锐的政治眼光,还具有果敢的决策能力。
在英迪拉执政时期,印度的外交政策虽然奉行的是“不结盟”,但在实际对外活动当中,印度却在美苏两个吵架打过之间摇摆不定。
英迪拉的外交政策灵活多变,有时甚至还会产生很大的波动,常常会令人难以捉摸。
对于这一点,英迪拉反对者曾挖苦她“既像是华盛顿的资本家,又像是莫斯科的机会主义者。”
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矛盾既是英国殖民统治的遗留问题,也是两国不得不面临的现实问题。
在经历了两次印巴战争后,在1971年的印巴战争当中,英迪拉既免除了发动战争的罪名,又给予巴基斯坦十分重大的打击,连续出动空军和海军,飞机和战舰等等,猛烈袭击了巴基斯坦的空军和海军基地。
东巴基斯坦选择从巴基斯坦独立,成立了孟加拉国,不仅成功削弱了巴基斯坦的实力,还为印度营造了一个相对安定的边境环境。
由于战争期间,英迪拉发动了飞机和战舰等武器,导致军费严重超支,再加上收容难民等问题,导致印度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而更让她感到头疼的是,美国选择在这个时候支持巴基斯坦,停止了对印度的粮食供应。
这也就造成了印度国内的粮食短缺,不少人都饿肚子,失业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
面对如此严峻的情况,英迪拉并没有选择在第一时间发展经济,解决印度国内的通货膨胀问题。而是颁布了“二十点改革纲领”。
英迪拉之所以会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在1981年的时候,印度的人口已经比原先预计的数量超出了1200多万人。
膨胀的人口导致了印度经济增长缓慢,只有控制住人口才能促进印度经济的发展。这是英迪拉给群众做出的解释。
而由于印度的重男轻女思想十分严重,男性人数远远高出女性人数,因此英迪拉选择把男性当做节育的重点。
这个决策一出,便遭到了印度许多民众的强烈抗议,但此时的英迪拉为了印度经济的发展,全然不顾民众的反对,强行推行计划生育政策。
政府派出警察把各个村庄小镇的路口全都封死,然后去往各家各户搜集男性,将他们带往医院进行绝育手术。
而这些绝育的男性大多都是底层的穷人男性,他们不仅失去了生育的条件。有的甚至还因为恶劣的医疗环境,已经医生在进行手术时不消毒等原因感染死亡。
这其中包括一些不打麻药,就被强迫进行节育的男性。除了要忍受强烈的疼痛之外,还在术后因为伤口裂开而感染死亡。
因为此次的强迫绝育政策,让不少民众都对英迪拉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她的支持率也因此大幅下降。
而英迪拉重新成为印度的总理后,她的心理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不仅变得更加狠辣,甚至还政府的各个单位当中安插自己的势力。
印度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中以信奉印度教的人口数量最多,为了保住自己的总理权利,英迪拉开始大肆拉拢印度教的民众,对其他教派则是进行了打压。
这主要是因为,锡克教的教徒崇尚武力,战斗力非常强悍。但由于不满英迪拉的高压政策,他们提出了独立建国的想法,甚至还拥有大量的国旗和护照等等。
1984年,英迪拉以地区发生骚乱为由,派出20万的军队对旁遮普邦进行了无差别的扫荡。
政府的坦克开进了锡克教的圣地金庙,不少教徒为了反抗被击毙,其中有不少人被打伤和俘虏。
而在这之后,印度教的教徒也开始对锡克教徒展开了一系列的报复,导致不少锡克教徒无家可归。
对于这一切,英迪拉选择了视而不见,甚至还默许警察帮助印度教教徒纵火行凶。
可当英迪拉看到锡克教徒给她送来的恐吓信时,她却并没有放在心上,而是认为锡克教不会掀起什么大风浪。
英迪拉的亲信也曾提醒过她,让她注意一下,因为在英迪拉的警卫当中有不少人是锡克教的。
印度政府为了英迪拉的安全着想,准备将本特和其他锡兰教警卫全都撤离时,却遭到了英迪拉的强烈反对。
1984年10月31日,英迪拉为了拍摄纪录片,将自己的防弹衣给脱下,换上了一身光鲜亮丽的衣服。
本特假装和英迪拉打招呼,趁着对方分神的时候,掏出手枪朝着英迪拉连开5枪。中枪后的英迪拉,瞬间倒地死亡。
而不远处的一名警卫在听到枪声后,急忙赶了过来,抢过本特手里的枪,又冲着英迪拉连开了25枪。
鲜血染红了英迪拉的衣服,或许此时她也想不到,自己信任了多年的警卫竟然会背叛自己。
英迪拉作为印度历史上的第一位女总理,对她评价可以说是两极分化。但尽管如此,谁也不能否认她为印度所做出的贡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